摘要:各个地区间投资增长差异程度也比较大,其中美国比上年增长36%,而加拿大、俄罗斯、中亚、亚太投资比上年增长15%。 ...
推动企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关键在于企业各级干部解放思想,转变经营理念,深化企业内部机制改革。
如果管道部分不改革,油气市场化就是空话。相关方面表示:管道整合更多是为以后油气管网独立铺路,将逐渐脱离中石油。
第二步,新管网公司获注入资产后,拟引入约50%社会资本,包括国家投资基金及民营资本,新资金将用于扩建管网。社会受益的另一个表现则体现在天然气价格方面,董秀成认为,管道公司成立以后,将来天然气价格改革的方向最后会是由市场竞争来决定价格。有关管网改革的更多细节,依旧只停留在业界的猜测和讨论中。过去管道公司可以买气卖气赚差价,新的管道公司成立后,一定是不允许做买卖交易的,地方管道公司也同样。对此,董秀成表示,这不是一个死结。
而随着管道资产剥离和引资上市,也将会带来中石油和中石化旗下管道资产的价值重估。在当时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制定的383改革方案中,提出将石油天然气管网业务从上中下游一体化经营的油气企业中分离出来,组建若干家油气管网公司,并建立对油气管网的政府监管机制。考虑到中东、非洲、拉美是资源富集区,以及资源国有依靠油气资源发展本国经济的内在需求,预计随着财税条款的调整以及资源国适应新环境能力的改善和提升,在各类国际石油企业合作意愿增强、发展力度进一步加大的形势下,这些地区的油气投资及储产量将出现稳中有升。
EIA对全球83家包括IOC和NOC在内的代表性石油公司上游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2017年这些公司的年末总储量达到2770亿桶,各种储量来源和动用储量经核算之后有82亿桶的净增长。欧洲上游投资下降与其石油需求不断下降有关,也与其资源条件有关。这一现象说明全球油气行业在应对低油价、寻求生产管理新的均衡发展模式方面持续进步。全球石油公司新增证实储量达到了近五年来的最高水平。
2017年全球上游投资2850亿美元,其中美国占到了33%,俄罗斯、中亚和亚太投资占到了30%,其他各个地区占比在10%以下。2017年全球储量交易规模达到75亿桶,其中加拿大是交易高发区。
各个地区间投资增长差异程度也比较大,其中美国比上年增长36%,而加拿大、俄罗斯、中亚、亚太投资比上年增长15%。地域分布方面,近中期美国引领全球油气上游发展的趋势不会改变,无论是油气投资还是储产量增长,美国都将是领头羊。储量购买和出售途径给石油公司带来的储量变化虽不能体现整个上游勘探开发投资的成果,但通过对其数量和结构分析可以发现石油天然气储量在公司之间转移的动向和趋势,折射石油公司的战略布局与调整。其中的多数石油公司是跨国石油公司,俄罗斯、巴西等资源大国的国家石油公司也在其中。
面对连续数年运行的低油价,石油行业大幅削减投资,由此导致上游储量的青黄不接。接下来的几年,油价大幅增长的概率应该比较小。第二轮油价下跌之后,油气行业就开始了降本增效、整合生产过程管理的积极尝试,且这种探索遍布全球。从地区分布看,全球新增油气储量增长主要来自美国、俄罗斯和中亚、亚太地区。
相反,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在其后几年还一直保持持续增长,2013年还是一个高点年。在投资没有过高增长以及产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实现了储量的净增长,说明储量获取效率在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游勘探开发效率的改善。
新增储量地区分布相对集中的特点依旧存在,这一格局估计会一直延续下去。进入本世纪以来,国际油价有两次显著的下跌,一次发生在2008年,另一次发生在2014年。
页岩气革命之后,美国兴起页岩油气投资热潮,数以万计的企业参与页岩油气生产,加上政府对页岩油气的发展持鼓励和扶持态度,使得页岩油勘探开发一直保持增长势头。对新增储量变化产生影响的主要途径是扩边与新发现和提高采收率。美国自页岩气革命之后上游油气产业的发展就一直领先全球,其间经济形势的波动虽然对其市场规模和具体的份额有影响,但其相对领先地位则一直在保持。2017年通过提高采收率、扩边与新发现实现了近200亿桶的储量的增长。俄罗斯、中亚和亚太因自身需求和经济发展需要,油气勘探开发将保持平稳发展节奏。目前的油价虽有增长,但尚不能达到足以让投资者甘愿承担更高风险的水平。
在此形势下,油气勘探开发还需不断探索和实践,以适应发展需要和发展规律。基于美国因素考虑,油价似乎没有大幅上涨的理由。
2017年勘探开发成本为16.2美元/桶油当量,处于近年低点。这一现象到2017年逐渐出现转机。
该年随着经济形势回暖,国际油价出现反弹迹象,上涨幅度大致在10美元/桶。数据显示,2017年通过勘探发现和提高采收率获取的177亿桶证实储量中,有将近一半来自美国,达到85亿桶,俄罗斯、亚太和中亚占到了24%,而中东、非洲等传统资源富集区的增长不及预期。
2017年石油公司的勘探开发投资额比上年增长了11%,但若与2013年的投资总额高位纪录相比依然低出许多,2017年的上游勘探开发投资额仅相当于2013年的53%。2017年全球油气储量增长主要源自油价回升之力。(作者为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博士)。在石油行业面对低油价一直在千方百计地寻求降本途径并取得了一定效果,形成相对稳定的应对低油价的上游发展模式的情形之下,油价的些许上扬带来的刺激效果都会非常可观。
石油行业通过实践证明,油气行业在低油价下依然有生存空间,关键看怎么挖潜。全球勘探开发投资的地域分布与储量增长分布的地域结构类似。
美国不仅有发达的上游产业,同样有强大的下游产业,油价保持低位对其下游炼化产业利好,对其消费者利好。数据显示,2012年2014年全球油气勘探开发平均成本和20152017年平均成本相比,除拉美之外其他地区皆有明显下降。
拉美勘探开发条件复杂导致成本增长,涉及深海油气投资风险,对投资者的决策有限制。2017年伴随着油价的适度回升,石油公司通过复算带来了近150亿桶的储量净增长,油价对上游发展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当前全球供应格局已经实现多元化,北美成为油气供应的重要一极,对中东的油价话语权形成严重制约。油气勘探开发成本在持续下降。从公司层面看,83家公司中的18家掌控着2017年末2770亿桶油气证实储量的80%。中东投资下降主要与其限产政策有关。
地域差别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6月28日,集团公司重点风险探井轮探1井鸣笛开钻。
为确保优质高效施工,西部钻探及时与钻头厂商细化钻头方案,明确阶段提速目标。西部钻探周密组织,抽调工程、泥浆、装备等方面专家组成轮探1井专项小组,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轮探1井由西部钻探巴州分公司90008钻井队承钻。加强液面监测,预防溢流事故发生。